首页 > 诗文 > 关于徐州的古诗

徐州

共收录〔97〕首关于徐州的古诗

本页收录的有关徐州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热度排序,通过这些徐州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诗词名家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徐州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徐州市

徐州

春日书怀寄叔兄徐州 其二

清代许传霈

作客天涯两度春,离怀争比岁华新。时因啼鸟醒归梦,每对残花忆故人。

千里相思惟觅句,频年心事欲沾巾。閒亭放鹤知无恙,水远山遥寄此身。

将客徐州同人钱别别后寄谢

清代金衍宗

劝尽离觞赋北征,难将潭水抵深情。平生汗漫常千里,此日凄凉是独行。

啼鴂声中芳草歇,落梅风里片帆轻。故人傥有书相慰,休袭文家贺水名。

长至寓徐州是日晴明喜而有作

明代王缜

上元新甲子,长至入彭城。风定葭灰细,阳微灏气清。

天心从此复,吾道与时亨。喜起不成寐,端居忆圣明。

题画寄徐州陆九皋(二首)

明代刘溥

别后重来未有期,且凭图画寄相思。

秋风黄叶茅亭上,犹记逢君是此时。

徐州见黄河

明代薛瑄

吾家正在龙门下,流出黄河几曲长。忽向徐州城外见,牵情一水正思乡。

过徐州

明代薛瑄

去年春正月,南泛彭城舟。今岁值秋暮,北上溯长流。

踪迹信往复,景物惬观游。风寒堤柳落,波减岸石稠。

徐州洪

明代薛瑄

乱石何巉岩,长堤更宛转。狭岸忽陡起,急濑如注坂。

回旋聚流沫,骇浪洒雪霰。舟行良已难,下上劳拽挽。

入徐州境

明代薛瑄

春首及徐方,行来道路长。残冰馀积水,霁雪带连冈。

远野通淮甸,悬流近吕梁。征鞍行可解,不日上舟航。

徐州

元代周伯琦

杏花村里喜新晴,丛竹疏篱野雀鸣。三岸黄河山似戟,不知官路到彭城。

徐州览眺

清代李英

汴泗千秋地,飞艘向此行。河更春涨起,山隐暮云平。

疏柳南归梦,征鸿北望情。天涯劳尺素,迢递隔神京。

望海潮 徐州

近现代周岸登

云沈芒砀,天低淮泗,雄藩自古徐州。山暝断蛇,台空戏马,王图霸气全收。

雕鹗阵盘秋。问逐余秦鹿,谁是英俦。戍鼓声中,落鸿霞外,见黄楼。

永遇乐 徐州感燕子楼事,和坡公

近现代周岸登

琴客宜城,杜秋讲座,悲感何限。换马宁痴,分香已暮,此意谁曾见。

当家金帐,石家金谷,转首盛衰肠断。更休言、雍门泣下,一曲舞鸾初遍。

登徐州城楼

清代姚莹

凭临楚汉千年地,惆怅风尘九日杯。秋草已无人戏马,暮鸿犹送我登台。

南回山势云龙起,北望河流汴泗来。词客不关兴废事,黄楼独忆谪仙才。

徐州道中

明代袁宏道

西风吹日夜,千里旱沙黄。马急知缰促,人疲觉路长。

安心犹有法,医懒却无方。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

得舍弟徐州书 其一

明代袁宏道

开船已是四旬馀,才得徐州一纸书。内中数语朦胧甚,见了愁于未见初。

人日欠徐州

清代周体观

泗上逢人日,长亭许更过。春云回白首,客梦度黄河。

旧俗淮南异,前贤沛国多。至今小儿女,犹唱《大风歌》。

自徐州至吕梁述水势大略

明代归有光

黄河漫徐方,原野层波生。

万人化为鱼,凛然余孤城。

徐州同朱进士登子房山

明代归有光

入舟忽不乐,呼侣登崇丘。子房信高士,祠处亦清幽。

俯视徐州城,黄河映带流。青山如环抱,一发悬孤州。

百字令 将归娄江寄友研舅氏,时主讲徐州书院

清代张玉珍

匆匆驹隙,记归来正是,重阳时节。共剪西窗凉夜烛,细把离愁同说。

荷渚红稀,桐阴碧漏,花事怜消歇。西风一霎,香林堆满黄雪。

送徐州李判官供给役满归

元代成廷圭

千里旌旗接轴轳,王师日久费供需。秪知天下金如土,岂谓人间米似珠。

此日论功犹受赏,何人报主肯忘躯。讵无执法如公者,能上封章亦丈夫。

悲徐州

元代成廷圭

彭城八月风尘起,数郡义兵多战死。良家子女复何辜,尽作黄河水中鬼。

髑髅填海几时归,千古沉冤无处洗。王师一日天上来,虏船夜斫浮桥开。

徐州道中

清代张鹏翮

万户晨炊见晓烟,农人共庆食为天。淮徐一路秋成好,燕子楼头听管弦。

送徐州签判李廷评

宋代梅尧臣

曩者初见君,同来许昌幕。

今虽俱服除,独得王粲乐。

送赵谏议知徐州

宋代梅尧臣

鹿车几两马几匹,轸建朱幡骑彀弓。

雨过短亭云断续,莺啼高柳路西东。

集饮黄俞邰竹斋次徐州来韵 其二

清代吕留良

吾巢寒獭似,君架蠹鱼然。此外无多地,其中别有天。

两瓻千卷破,四座一人眠。明月将军报,门前促和篇。

集饮黄俞邰竹斋次徐州来韵 其一

清代吕留良

不遇云将过,洪濛且自东。牵连《高士传》,收拾故都风。

素壁争残照,新篁恋旧丛。话深争逸兴,消得老颜红。

徐州道中

明代区大相

彭城徐子国,访古气弥增。饥雀啄残雪,春泉汲断冰。

台临青垒迥,山隐白云层。客路随征雁,翩翩向五陵。

元夕同左渔起黄虞六饮徐州殷秀才家秀才曾纠集义兵杀平妖贼

明代黎遂球

秃袖豪歌青夜寒,烛花重剪照阑干。尊前缘酒浇胸进,腰下青铜蚀血看。

马影路傍霜气重,鸡声河上月光残。明朝又上长安道,细认须髯好跨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