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李贺的诗 > 咏怀二首

咏怀二首

[唐代]: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咏怀二首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司马相如安居茂陵,绿草蓬蓬垂入石井。

一边弹琴一边看卓文君,只见春风拂动她的鬓影。

可叹梁孝王和汉武帝,把他看得像断梗一样弃置不用。

死后只留下一卷文书,武帝却照着行封禅礼登上泰山顶。

傍晚著书完毕,发现头上白发忽然像霜似的落下一丝,感到很震惊。

端详着镜中早衰的容颜,不禁暗自发笑:像我这样终日愁苦,年纪轻轻就生了白发,那会有南山之寿呢!

头上不裹幅巾,身上穿着用苦蘗染的黄衣,与乡野之人无异。

没有看见清溪里的鱼儿,只是饮些清水,依然是那样怡然自乐吗?

注释

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字。他曾经事汉景帝刘启,为武骑常侍。因病罢免。后因《子虚赋》为汉武帝赏识,用为孝文园令,后因病居茂陵。怀:怀居,留恋安逸。茂陵: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后来汉武帝刘彻墓葬在此。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

梁王:梁孝王刘武,为汉景帝同母弟弟。

断梗:折断的苇梗。

一筒书:一卷书。

金泥:水银和金子搅拌用于涂封封口。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时用的封禅书。

著书:一作“看书”。

讵(jù):岂,怎。南山期:指寿高如南山。《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幅巾:裹头的绸巾。

苦檗(bò):也就是“黄蘖”、“黄柏”,落叶乔木,果实色黄,味苦,可作染料用。

自宜:一作“相宜”。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4

2、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94-996

3、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20

咏怀二首创作背景

  李贺因不得举进士,赋闲在昌谷家中,尽管家乡山水清幽,又能享受天伦之乐,却难以排遣苦闷的情怀,因写此组诗。清人方扶南在《李长吉诗批注》中对《咏怀二首》的写作缘起是这样说的:“此二作不得举进士归昌谷后,叹授奉礼郎之微官,前者言去奉礼,后者言在昌谷。”

参考资料:

1、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94-996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 李贺的诗(207篇)

猜你喜欢

述怀五十三首 其三十三

明代周是修

朔风号海甸,十月雪漫漫。画戟攒云暗,铁马蹴冰寒。

但顾主恩重,宁论北伐难。汉宫抵疏勒,敌骑净皋兰。

谒柳公祠 其二

清代张邦柱

白日悲歌荔子丹,愚溪桥下水漫漫。柳公岩古长留姓,司马塘今尚纪官。

遗庙两州尸祝在,穹碑一片墨痕残。清时无复徵蛇乳,闾左恬熙赋役宽。

李廷臣通判蔡州

宋代梅尧臣

来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

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绝交行

宋代高斯得

男儿独立天地间,太华绝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萧曹,伯夷本自轻周召。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归偶成

元代丁鹤年

东归间道已浮杯,力疾遥迎日几回。何处晚来成误认,风帘竹影月窗梅。

禹门

明代薛瑄

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流万里来。更欲登临穷胜观,却愁咫尺会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