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
纲举目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例子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毛泽东《善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
基础信息
拼音gāng jǔ mù zhāng
注音ㄍㄤ ㄐㄨˇ ㄇㄨˋ ㄓㄤ
繁体綱舉目張
感情纲举目张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补语、分句;比喻条理清楚。
辨形“纲”,不能写作“钢”、“刚”。
谜语撒网
近义词提纲挈领
反义词轻重倒置
英语Once the key linkis grasped; everything else falls into place.
日语網(あみ)の網を持ち上げさえすれば網の目はおのずから開(あ)いてくる
法语disposer avec clarté et logique(arranger avec ordre et méthod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学无止境(意思解释)
- 死脑瓜骨(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小巫见大巫(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拔毛连茹(意思解释)
※ 纲举目张的意思解释、纲举目张是什么意思由巴图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严阵以待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